http://big5.minghui.org/mh/articles/2002/11/21/39809p.html |
小故事:差距 |
【明慧網2002年11月21日】這是一個七八歲小女孩的故事。一天她滿臉是傷的回家了。媽媽問她怎麼啦,她說小朋友打的。 “那你還手了嗎?” 媽媽以為小弟子會說出一番失與得的道理,誰知小女孩回答說,“我要打他,他不也疼嗎?” 媽媽很受感動,認識到自己的忍是出於對自己有利的為私的心在忍,而孩子是站在慈悲他人的角度在忍,她想到的是別人而不是自己,這種忍的境界更高更純潔。 大法弟子都知道,“真善忍”是宇宙的最根本特性,道家重點修了“真”,佛家重點修了“善”,而我們法輪大法要求“真善忍”一起修。師尊在精進要旨中明確指出,“忍是提高心性的關鍵”,而心性多高功多高,所以從這個角度說,忍是決定我們修煉進程最關鍵的因素,而忍在不同境界中有不同的表現。做到是修。 (English Translation: http://www.clearwisdom.net/emh/articles/2002/12/3/29303p.html) |
成文:2002年11月20日 發稿:2002年11月21日 更新:2004年09月06日 15:50:56 |
![]() |
|